隨著現在的學生資源越來越多,參加的活動五花八門,也常常有許多耀眼的獲獎表現,也因此我們接到不少學生詢問:「參加的課外活動、獎項太多,可是 Common App 的篇幅有限,該怎麼做才能突顯自己的特點?」Common App 中的每個區塊,都是能向學校展現自我的地方,我們整理了一些關於活動、獎項在 Common App 中的呈現方式,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善用這些方法,讓理想學校更加認識你!
美國大學生活經驗談》疫情當前,在史丹佛大學的第一年,我學到這些事
這兩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,很多學生、家長除了找我們討論申請美國大學策略外,也特別想瞭解在美國大學的上課狀況及生活。因此火箭教育在6月時,邀請去年(2020年)從北一女畢業,由我們輔導進入史丹佛大學的學生 Evie 分享她在美國第一年的所見所聞。我們也將活動精華記錄在這篇文章,希望對有意出國、即將出國念書的學生有幫助!(來看看 Evie 的申請故事:申請美國大學經驗談》憑著真誠的自我反思,讓她獲得史丹佛大學錄取!)
疫情期間上網課,品質不打折
Evie 在錄取史丹佛大學後,先在台灣日夜顛倒的上了半年網課,隨後向學校申請到美國校園住宿及上課,在美國上了兩個學期的網課。Evie 提到,美國大學大一、大二不分系,所以選修了滿多不同領域的課,從心理學、生物學、化學到資工都有,讓她體驗到自由選課的好處。(推薦閱讀:爬樹、做冰淇淋也算是一堂課?來看看6堂美國大學最有趣的課!)
Evie 分享,史丹佛很擅長小班課程,一年級其中一堂必修課是 PWR ,旨在培養每位學生都有 creative writing 的能力,還有另一堂課叫” Thinking Matters”,由一個老師對三個學生上課,透過分析、討論不同的影片、文章,希望學生擁有批判性思考力。
因為疫情的關係,Evie 雖然到了美國,還是得在宿舍上網課,她笑說:「網課很考驗學生的自律能力,因為老師不會像高中一樣管你要不要開鏡頭,聽不聽課取決於自己,考試考不好也要自己負責。」她雖然一開始不太習慣要在網課中發言,但也逐漸體會到學校的用心。
Evie 舉例,史丹佛一週約有二至三堂 lecture (講述課),搭配一、二次的 session,由助教帶領學生複習、解釋題目,「我覺得老師跟助教都很體諒學生,而且老師也有線上的 Office Hour,有問題都能找得到人,沒有因為網課而跟老師脫節的感覺。」
從小就想當醫生的目標,到了史丹佛有了變化
由於 Evie 原本就計畫今年暑假要回台灣,因此申請到中研院的神經科學研究室實習,儘管台灣疫情升溫,導致實習遭取消,但她仍發揮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學到的精神,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熱情、找尋變通的方法,email 給研究室教授詢問是否有替代方案能延續這個實習機會。除此之外她也計畫在線上平台 coursera 學寫程式等課程,希望充分運用這段時間,確定自己未來目標。(推薦閱讀:想要申請美國大學,你不能錯過這些實用的網路資源!)
其實 Evie 從小就想當醫生,申請美國大學原本也計畫朝 Pre-Med 這個方向走,不過經歷了在史丹佛的第一年,這個目標有了一些變化。Evie 說:「現在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要走 Pre-Med 這條路,因為在史丹佛上了很多不同領域的課,感覺未來有更多不同的職涯目標在等我發現,我還在摸索,有沒有哪條路比當醫生更吸引我。」
Evie 在活動中也提到很多史丹佛不同課程的特色,相當把握在大學能自由選課的時光。她提到這些課程資訊都是自己在進入大學前,花心力去研究的,學校也有指派 Academic Advisor 給學生,一個 advisor 負責5個學生,只要學業上有問題都能寫信發問、約面談,「不過主要還是周遭的同學都很努力,在這樣滿健康的競爭環境之下,我也會覺得自己要跟上腳步。」(好文推薦:美國大學重視學生專長及興趣,5個問題助你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!)
9月重啟校園後,即將面對嶄新的大二生活
因為疫情的緣故,大部分的大一新生都還沒有正式踏入校園,而身為國際學生的 Evie,認為在這一年的校園生活中,宿舍成為重要的一個社群。
Evie 說:「學校有很多關於疫情的安全規定,所以交朋友要自己找方法,不過也因為如此,交友變得很單純,可能是在路上遇到聊一聊,就會認識朋友,而且宿舍的 Resident Assistant 也會想盡辦法為我們舉辦線上互動的活動,幫助我們認識更多人。」
隨著新冠疫苗施打的普及率高,史丹佛大學5月就公布今秋會重啟校園,並規定住宿者一定得施打疫苗。對於9月將回到正常的校園生活,與過去一年都在網路相見的同學們面對面,讓 Evie 既期待又緊張,除此之外,她也希望能到史丹佛的免費門診擔任義工,運用中文專長,協助當地病患翻譯。(延伸閱讀:美國大學預計今秋重啟校園,即將開始申請的你準備好了嗎?)
我們也談到近期不斷升溫的種族歧視事件,對 Evie 在美國的生活是否產生影響。她提到,史丹佛大學的校園很安全,學校也定時有警衛巡邏,「這段時間盡量不要晚上一人落單走在非校園的地方,不過這些犯罪行為可能還是跟學校地點有些關聯,我聽說芝加哥大學的朋友最近都不太敢出門,或許跟當地治安本來就不太好也有關係。」
Evie 所說的學校地點,也是顧問們在跟學生討論選校時,常常會提到的重點。因為學生一般選校都是以學校排名、聲譽為優先,顧問 Eric 說:「我們跟學生聊選校時,都會問他們,這個校園環境是不是你接下來四年想要住的地方?像是史丹佛不在市中心,校園感比較重,而芝加哥大學、紐約大學位於市中心,環境完全不同,這兩者都有好有壞,所以會事先跟學生討論這些。」(好文推薦:大學要念4年,地點一定要慎重考慮!)
給申請者的建議:寫出一篇好的申請論文,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事
在活動的尾聲,有許多家長也想瞭解 Evie 作為一個公立學校的學生,會給同樣背景的學弟妹什麼樣的建議?她說:「在校成績非常重要,很多人都是高二才決定要出國唸書,結果沒顧好高一的成績,導致 GPA 被拉下,建議學弟妹要儘早決定目標,或者是三年都認真唸書、顧好成績。」
對於申請美國大學,Evie 有點後悔當年的自己太晚開始構思申請論文,因為她在升高三的暑假,整個7月的時間都在美國參加營隊,期間與顧問 Sabina 密切透過 Line、email 等方式討論申請論文,感受到蠟燭多頭燒的急迫性。(同場加映:申請美國大學不該12年級才開始,這才是最適合的時間規劃表!)
Evie 回憶,當初確定要跟 Sabina 合作之前,自己看了很多網路範本,寫出一篇自認還不錯的申請論文,「結果跟 Sabina 討論後,反覆改了很多次申請論文,最後我寫的那篇完全沒用,主題也改過很多次,我才發現要寫出一篇真正能展現自我的申請論文,不是一個人、也不是一次就能做到的事。」
Sabina 也分享當初 Evie 的第一篇申請論文,在單字運用、寫作能力都很不錯,「不過感覺就是在用不同的詞藻形容同一件事,而最後總結的人生哲學,也比較沒有她自己的省思。」
Sabina 認為,一篇好的申請論文,應該是能夠代表你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只有告訴讀者,你想要說的事,「show, don’t tell 的文章是很可貴的,所以我跟 Evie 在討論申請論文的過程中,其實花很多時間討論她各個人生階段的故事,希望讓學生更瞭解自己,並用故事展現她的特質。」(推薦閱讀:火箭教育講座分享》後疫情時代,申請美國大學,申請論文更重要!)
這樣的表達方法,其實是一輩子受用的技巧,因為我們也收到很多學生的反饋,表示進入大學後找實習、找工作,都需要懂得如何講出自己的故事,而他們總是會在這種時候,想起與顧問們討論的過程。
很開心看到 Evie 在史丹佛的第一年,就有這麼多深刻的體悟,相信在校園重新開放後,她會有更多收穫,祝福她升上大二的生活更加充實,也期待她下次的分享!
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嗎?那就快動動手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!
如果你有意申請海外大學,想與顧問們聊更多,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,將有專人與你聯繫!
若你不想錯過關於海外大學的任何消息,歡迎關注RocketAdmit粉絲頁,與我們有更多互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