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現在的學生資源越來越多,參加的活動五花八門,也常常有許多耀眼的獲獎表現,也因此我們接到不少學生詢問:「參加的課外活動、獎項太多,可是 Common App 的篇幅有限,該怎麼做才能突顯自己的特點?」Common App 中的每個區塊,都是能向學校展現自我的地方,我們整理了一些關於活動、獎項在 Common App 中的呈現方式,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善用這些方法,讓理想學校更加認識你!
申請美國大學經驗談》essay 不寫得獎經歷,專注傳達自我聲音,助她錄取賓州大學!
在疫情延燒,導致申請美國大學人數大增,各校錄取率再創新低的時刻,我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,今年火箭教育的學生有一半進了前30名的學校,三分之一錄取前10名學校(Princeton University、Columbia University、Johns Hopkins University、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、Duke University)。(上一場分享會文章:申請美國大學經驗談》因為熱愛,所以會自動投入!彌足珍貴的自發性活動,讓他錄取杜克大學!)
今年第二場的錄取生分享會,我們邀請在 Early Round 便錄取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新竹亞太美國學校學生 Catherine 聊聊她的申請過程。
課外活動一定要與未來主修相關?重點在於影響力
Catherine 在 Early Round 期間錄取 U Penn 的工學院,未來有意主修資工系。她提到原本想唸的是商業科系,考量到未來職涯的多元發展,在10年級升11年級時接觸 coding 後,才對科技產生興趣。
Catherine 笑說:「我在接觸 coding 之前,完全是科技小白,什麼都不懂,暑假上了 Java、C++,後來也有在 Coursera 上一些不同的程式語言,慢慢擴充自己的知識庫,但是因為我的其他課外活動已經很忙,沒有時間參加科展、實習,所以課外活動沒有很多跟科技相關的經歷。」
顧問 Eric 分享,很多學生、家長認為,如果未來有特定主修,每個課外活動都要跟該領域有關,「其實不一定,因為高中生年紀輕,不知道自己未來要走哪個領域或更改路徑,都是很正常的事,加上美國大學屬通才教育,提供許多不同資源,讓學生入校後盡情探索。」(推薦閱讀:申請美國大學》該如何規劃課外活動,才能脫穎而出?你一定要瞭解這些重點!)
從歷年輔導學生的經驗來看,Eric 說:「錄取頂尖美國大學的學生,在課外活動經歷方面,他們更著重在有機會創造影響力的活動。」
創立青年雙語弦樂團,建立凝聚人心的社群
談到課外活動,相信不少學生都有一連串的經歷,像 Catherine 曾在校創立手工社,又是女籃校隊隊長,也在音樂劇當中擔任伴奏、幕後人員,還要定期參加 MUN 的辯論練習及活動。
行程滿檔的 Catherine 提到:「在我心中第一名的課外活動經驗,是11年級創立了竹北地區的青少年雙語弦樂團,感覺建立了一個凝聚人心的社群。」她因為發現新竹地區國際學校學樂器的學生,比較難融入當地說中文的樂團,所以創立這個樂團,同時招收想練英文、想用英文跟學樂器朋友溝通的學生,並自己找贊助、舉辦音樂會。
這段特別的經歷,在 Catherine 與顧問 Sabina 討論之後,成為 essay 的主軸,再搭配讓 Catherine 印象深刻的音樂劇幕後人員經歷,讓這篇 essay 更能顯現個人特質。
顧問 Sabina 認為,能在課外活動表格中列出的獎項、成就,足以讓美國大學招生官瞭解你是什麼樣的人,「重點在於那些沒有得獎,卻又影響你甚多的事件。」
顧問 Sabina 補充,Catherine 創辦的弦樂團,沒有得獎,也無前例可循,更沒有人逼她做,「她大可在課業很忙的情況下放棄這個樂團,不過支撐她的是身為樂團創辦人的責任,這樣自發性的行為更加珍貴,也是美國大學想看到的主動。」
不選得獎經歷作為 essay 題材,她也曾有過質疑
在火箭教育,我們一開始都會請學生以 Mini Stories 的方式,自由書寫他們的各種經歷,一方面讓學生梳理思緒、有更多發想,一方面也讓顧問更瞭解學生。
顧問 Sabina 表示,很多學生會在學校要求之下,寫好第一版的 essay,「內文大多在形容校隊反敗為勝,或者從挫折中學習到團隊合作重要的經歷,這都是比較一般的情節,我認為 essay 應該是要寫很原創、忠於自我,且更有個人色彩的故事。」
Catherine 聽了也開始回想自己寫的第一版 essay,「我的父母很投入我的申請過程,那時跟爸爸討論出的 essay,就是參加大提琴比賽的故事,因為他希望我能講一個展現漂亮經歷,又能提到個人成長的故事。」
顧問 Sabina 笑說:「可能是我比較反骨,我特別喜歡跟學生討論一些沒有得獎的事,像是大部分學生都是優秀的領袖,不過也當過幕後人員,這之間的反差很有趣,也更能呈現個人亮點。」(延伸閱讀:火箭教育講座分享》後疫情時代,申請美國大學,申請論文更重要!)
我們也問 Catherine 對於 essay 不寫得獎經歷,反而寫個沒有特別成績的事,心中的感覺是什麼?
她笑說:「一開始有質疑,不過我也很快就興然接受,因為我曾上網讀過,申請美國大學重要的不是展現個人成就,而是發生過什麼發人深省的事,讓自己變得更好。而且弦樂團、音樂劇幕後工作在我心中佔的位置很重要,所以我就決定寫這個主題了!」
每年都有學生會遇到師長、親人建議跟顧問不同的「兩難」的情況,Sabina 也會花時間與學生、家長溝通,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想法,並將最終的決定權交給申請過程中的主角-學生。(推薦閱讀:申請美國大學》想利用申請論文為你發聲?絕對要避免這4種寫法!)
面對申請美國大學的孩子,她建議父母這麼做
申請美國大學是一輩子一次的經驗,看著孩子不斷的努力,陪伴在一旁的父母也很希望給予最大的支持。Catherine 以申請過來人的經驗分享,父母若要密切參與申請過程,絕對少不了跟孩子的思想碰撞,「因為我們自己獲得訊息的管道,可能跟家長不太一樣,我們做的決定,也很難讓家長完全滿意,所以溝通很重要。」(同場加映:申請美國大學想法跟父母不同調,你可以這麼做!)
不過 Catherine 提到有件事只有父母能做到,那就是提供孩子關於職涯的經歷及知識。她回想當初預計唸商科,後來決定轉申請工學院,就是聽到在金融業工作的爸爸說,就算大學唸的是商科,要在金融業工作,大部分公司還是會要求 MBA 等更高的學歷,MBA 與商科教的知識有重複的地方,倒不如大學專攻另一個領域,讓自己未來有加分的籌碼。
Catherine 說:「爸爸跟我分享的,是我平常研究科系、職涯時,不知道也不會特別注意到的事。因為家長的見識廣、閱歷多,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些產業新知、經歷,就能更完善補充我們的資訊。」(延伸閱讀:申請美國大學,造成親子關係緊繃?這是我們給家長的6個建議!)
很開心能陪伴 Catherine 走過這段申請過程,並聽到她分享的收穫,相信這一場內容豐富的分享會,相信能帶給學生、家長不同的觀點。我們將在6月26日舉行今年第三場錄取生經驗分享會,屆時將由錄取 Princeton University的 TAS 學生與大家聊聊她的申請經歷,請點此報名。
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嗎?那就快動動手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!
如果你有意申請海外大學,想與顧問們聊更多,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,將有專人與你聯繫!
若你不想錯過關於海外大學的任何消息,歡迎關注RocketAdmit粉絲頁,與我們有更多互動!